(通讯员马丽媛 编辑耿婧)2022年7月31日,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创新创业类总决赛圆满落幕。在新葡萄官网马丽媛副教授的指导下,生物科学菁英班杨伟艺、仇静旋、李晶晶和陶慧玲组队申报的《基于可移动基因元件和群体感应系统的嗜酸菌环境适应性研究》(作品编号:X20220148)通过资格审查、网络评审及初赛和复赛,入围公开决赛,经线上视频答辩及线下专家评审,喜获全国一等奖!
项目围绕极端酸性矿山环境微生物的适应性进化机制,基于单分子测序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在个体水平揭示了插入序列(IS)、前噬菌体(Prophage)、基因岛(GI)和CRISPR等可移动基因元件有助于增强嗜酸菌的基因组可塑性,从而提高菌株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性;在群体水平解析了嗜酸菌通过建立QS/QQ交流网络有助于扩展其生态位,通过种内和种间特殊信号分子达成动态通讯的相互作用。相关研究成果于2022年初发表在美国微生物学会旗下刊物mSystems(T2, IF: 7.324)和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T2, IF: 6.064)上。
据悉,本届大赛于2021年7月启动,历时一年有余,全国共计5053支队伍、20000余名学生参赛,入围决赛项目553项,其中创新类项目316项、创业类项目237项。该赛事在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生物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共同倡议下,由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委员会、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及《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主办,河南师范大学承办,竞赛分为科学探究类和创新创业类两个赛道。赛场分别设在河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兰州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
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CULSC)是教育部认可的56项全国大学生顶级赛事之一,是生命学科领域最具权威、规模最大的全国性赛事,创新创业赛道旨在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改革及创新,为生命科学相关专业大学生搭建活动交流和成果展示的平台。在参赛过程中,学生在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得到了培养和提升。学院为此次比赛提供了本科教学、科研平台等优质条件,在“本科生导师制”教育管理模式的引导下,推动了本科生与导师间的密切交流,着力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培养创新型优秀人才。